当张卫国在2018年亚运会颁奖台上最后一次抚摸胸前的国旗时,这位为国家队效力12年的老将知道,自己的运动员生涯即将画上句号。"转身时膝盖的剧痛比观众的欢呼更真实",他笑着回忆道。如今42岁的他,依然保持着每天5点起床的习惯,只是训练场变成了办公室,战术板换成了青训计划书。 去年冬天,当他在训练馆看到8岁女孩王雨晴用左手完成全场一条龙上篮时,突然理解了传承的意义。"我们当年靠的是苦练,现在要教会孩子们用脑子打球。"他主导的"智能篮球"项目,通过运动传感器分析每个学员的投篮弧度,这种科技+传统的模式已培养出3名国少队成员。 凌晨两点的办公室,张卫国还在修改暑期集训方案。窗外的篮球场上,不知哪个孩子偷偷加练的运球声,和二十年前国家队训练馆的声音奇妙地重合在一起。褪下战袍,初心未改
"我们这代人打的是情怀,现在孩子们需要的是科学。"——张卫国在省青训基地揭牌仪式上的发言
转型路上的三次阵痛
篮球哲学的迭代
阶段 训练重点 典型问题 2006-2010 体能强化 半月板磨损 2018-至今 神经反应训练 注意力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