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90年代中期,自发的室内速度滑冰比赛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魁北克以及温尼伯等城市相继出现。当时参加室内比赛的选手中,有业余爱好者,也有运动员,如1893年、1895年以及1896年世界冠军获得者荷兰的杰普·伊登和早期速度滑冰世界纪录创造者挪威的阿克塞尔·保尔森以及加拿大速度滑冰运动员路易斯·鲁本斯坦等,而且就是保尔森发明了室内短跑道速度滑冰的冰刀。
19世纪90年代末,速度滑冰运动员进入室内训练或比赛在欧洲开始出现。当时冰球运动在欧洲刚刚开展,用于花样滑冰的室内冰场数量又很少,特别是人们将速滑运动员进入室内训练或比赛看做是一种偶发的自我调整,而当时加拿大和美国则将这种活动视为竞技运动。
1905年,加拿大首次举行室内速度滑冰公开赛,标志着短道速度滑冰的诞生。不久,美国也相继举行了室内速度滑冰比赛,由于速度滑冰比赛是在室内进行的而且跑道较短,所以就命名为短道速度滑冰。
SPORTS
1981年,短道速滑进入中国。
1982年,国家体委正式决定在中国开展短道速滑运动,并将其列为全国和全运会比赛项目,国际滑联也将短道速滑列为亚洲冬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从此,在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纷纷成立了短道速滑队。黑龙江省成立了六个短道速滑训练队,当时,短道训练隶属于速度滑冰,在速度滑冰训练机构内设立短道训练组。
1983年2月,黑龙江省体委派金汉珠、杨万全教练带八名短道队员去日本学习、考察。他们在日本东京、名古屋、京都等城市同日本国家队进行共同训练,并参加了在京都举行的全日本第三十六届都道府短道速滑对抗赛,这是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第一次参加国际性比赛。同年,短道速滑被国家体委列为年度全国比赛和全国冬季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1987年,李金艳在第六届全国冬运会上打破了女子3000米世界纪录。
1992年,李琰在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上获得女子500米短道速滑银牌,这是中国短道速滑第一枚奥运奖牌。
1995年,在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上,中国队获得第一枚集体项目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
1996年,李佳军在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男子1000米项目上夺得金牌,他也成为中国在短道速滑项目上获得的第一个男子世界冠军。
1997年,杨扬在日本长野举行的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上获得中国第一个全能世界冠军。
2002年,在美国盐湖城举行的第十九届冬季奥运会上,杨扬夺得500米、1000米两块金牌,为中国实现了冬季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2006年,在都灵冬季奥运会上,王濛获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冠军。
2010年,中国女队包揽温哥华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女子项目全部金牌。分别为女子500米(王濛)、女子1000米(王濛)、女子1500米(周洋)、女子3000米接力(王濛、周洋、张会、孙琳琳),在3000米接力中,中国队以4分06秒610的成绩勇夺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在本届冬奥会上,王濛一人包揽3枚金牌,成为在此之前获得冬奥会金牌、奖牌最多的中国运动员。
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项目中,周洋在女子1500米决赛中成功卫冕获得金牌,李坚柔获得女子500米金牌。
2018年2月22日,武大靖在平昌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以39秒58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并且为中国代表团夺得平昌冬季奥运会首枚金牌。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获得2金1银1铜的战绩。在男子1000米比赛中,任子威、李文龙分获冠亚军;在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赛中,由范可新、曲春雨、任子威和武大靖组成的中国队获得冠军;在女子3000米接力比赛中,由范可新、曲春雨、张楚桐、张雨婷组成的中国队获得铜牌。
中国首位冬奥会冠军、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创始人杨扬
2018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军武大靖
02
项目分类&比赛规则
冬奥会比赛项目
男子项目
500米
1000米
1500米
5000米接力
女子项目
500米
1000米
1500米
3000米接力
混合项目
混合团体接力
SPORTS
比赛规则
短道速滑以名次论胜负,赛制采用淘汰制。首先小组预赛,前2-3名进入下一轮,即复赛;以此类推,复赛每个小组的前2-3名进入半决赛,半决赛的前2-3名进入决赛。通常500米、1000米决赛只有4人参加,1500米决赛可有6人参加,3000米可有8人参加。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出发。
首轮比赛站位通过抽签决定,其后各轮次均按照上一轮比赛成绩分配道次,成绩优者排在内道。比赛途中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如用身体碰撞、绊人以及用手推拉等,则受到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违规被取消资格的选手无法进入下一轮的比赛。禁止脱离跑道、降低速度、冲撞、踢出局。
03
重要赛事&组织机构
重要赛事
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该赛事由国际滑冰联盟主办的,每年一届,比赛设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个人全能成绩由各项名次得分总和评定。
短道速滑世界杯赛:该赛事是国际滑联的重大赛事之一,每年都要在不同地区举行6站世界杯赛,奥运会年除外,世界杯赛的目的是决定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世界排名及确认参加世界团体锦标赛和世界锦标赛接力比赛的资格,短道速滑世界杯赛面向所有国际滑联成员方,其均可报名参加比赛。
亚洲短道速滑公开大奖赛:该赛事是亚滑联传统赛事,自1990年亚滑联成立开始,该赛事除奥运年和亚冬会年每年举办一次。
中国短道速滑冠军赛:该赛事是中国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短道速滑联赛。
原飞扬短道学员李坤获得
2023—2024赛季短道速滑青年世界杯
第一站男子A组1000米冠军
飞扬短道速滑项目培养输送的两名队员李坤、宋嘉华成功入选国家短道速滑集训队,代表国家出战众多国际冰上赛事,例如2023上海超级杯、2023—2024赛季短道速滑青年世界杯,并获得优异成绩。
SPORTS
组织机构
国际滑冰联盟(International SkatingUnion,ISU):简称国际滑联,1892年在荷兰成立,是创立最早的冬季运动项目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际滑联的任务是开展和普及速滑和花样滑冰运动,增进运动员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国际滑联的主要比赛除了冬季奥运会的滑冰比赛外,还有速度滑冰、短跑道速度滑亚洲滑冰联盟冰和花样滑冰的欧洲锦标赛、世界锦标赛世界青年锦标赛等。
亚洲滑冰联盟:亚洲单项体育组织,1990年3月在日本札幌市成立。联盟的宗旨是加强亚洲各国和地区速度滑冰、冰球花样滑冰选手之间的联系和友谊,促进亚洲滑冰事业的发展。
中国滑冰协会:1980年单独成立。原属中国冬季运动协会。任务是推动全国滑冰运动的开展,提高技术水平;公布滑冰运动比赛规则和裁判法;审查和公布成绩纪录;组织比赛和学术、经验交流活动等
04
飞扬短道小将风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飞扬短道小将们在各大青少年短道速滑赛事中的英俊风采吧!
关注飞扬冰上运动中心
下期带你了解更多冰上运动知识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