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4赛季的克利夫兰骑士队,是一支充满矛盾与潜力的球队。尽管未能闯入季后赛,但这一年的阵容却为后来的总冠军奠定了基础。核心球员勒布朗·詹姆斯尚未回归,凯里·欧文刚刚崭露头角,而其他角色球员的表现也值得回味。
欧文的崛起与孤军奋战
那个赛季,22岁的凯里·欧文场均贡献20.8分和6.1次助攻,首次入选全明星。他的控球技术和关键时刻的得分能力让人眼前一亮,但球队整体战绩仅为33胜49负。欧文在采访中曾坦言:“我们还需要更多拼图。”这句话在一年后随着詹姆斯的回归成为现实。
角色球员的闪光点
特里斯坦·汤普森在这个赛季场均拿下11.7分和9.2个篮板,展现了他作为蓝领内线的价值。迪昂·韦特斯则以15.9分成为第二得分点,但他的效率问题也饱受争议。老将安德森·瓦莱乔依然是更衣室领袖,可惜因伤只打了29场比赛。
转折点:詹姆斯的决定
2014年夏天,詹姆斯宣布“回家”,彻底改变了这支球队的命运。回看13-14赛季,骑士的挣扎恰恰凸显了后来夺冠阵容的成长轨迹。欧文在詹姆斯回归后转型为二当家,而汤普森等人则成为冠军拼图。
“那年的失败让我们看清了方向,”时任主帅迈克·布朗在回忆录中写道,“没有13-14的淬炼,就没有2016年的奇迹。”
如今再提起这支球队,骑士球迷的记忆早已被总冠军冲淡。但那些在黑暗中摸索的球员们,正是后来“骑士1.0”到“骑士2.0”的关键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