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青血书罢帅看体育体罚内幕
4月11日晚,央视体育频道报道了中国男篮国青球员集体上书“弹劾”教练范斌,篮协暂停了主教练范斌的教练工作事件,从而揭开了教练体罚运动员的内幕一角。那么,“体罚现象”在国内体坛是否大量存在?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揭示一下。
在国内体坛,教练打运动员是司空见惯的事,尤其是重竞技、田径等项目,大概只有“大打”、“小打”之分,像孙海平、刘翔师徒那样彼此相敬、和颜悦色者并不多见。
王德显管教弟子曾用电棍
教练打徒弟,打出国际丑闻,引爆全国风波的,早年要算马俊仁与王军霞师徒间的恩恩怨怨,近几年,则当属王德显与孙英杰、艾冬梅师徒间的矛盾纷争。作为名噪一时的国内著名田径教练,王德显管教弟子的工具很多,有秒表带、三角带、皮带,据艾冬梅揭发,还有电棍!
王德显的“从严治军”就是一个字:揍!
孙英杰曾经被王德显打得钻到桌子底下,愈合不久的锁骨被再度打裂!令孙英杰记忆最深的一次痛殴发生在2000年前后,当时,王德显把孙英杰的鼻子打骨折了,整个脸都肿了起来,面目全非,腰也打伤了。此后,王德显把孙英杰送到满洲里的乡下去,让一个队员看着她。惨遭痛打的孙英杰住在一间很简陋、偏僻的小屋里,无法训练,连腰都没法弯,洗衣服都做不了。
为了让弟子敬畏自己,王德显特意买了根电棍。艾冬梅回忆说:“电棍是他的儿子去买的,王教练经常拿着电棍按了按钮对我们说,‘乖,过来试试,看疼不疼? ’然后就上来这么一下,一触就是两个红点,很疼...... ”
过去,足球教练管教队员打骂成风,但打骂的烈度没有王德显凶悍,一些足球教练调教弟子迷信“大嘴巴子”的粗暴手段,“说那么多干吗?能听懂吗?踹两脚、扇俩耳光,啥都明白了! ”这是某些教练的执教心得。
有位基层教练带出了日后的一拨冠军球员,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孩子啊,你就得管,没规矩不成方圆嘛。这些球员你别看现在多神气,小时候为了扳他们的坏毛病,我没少揍他们! ”
一次,一队员带球没按赛前制定的战术安排逞一时之能,该教练冲上前去,一脚将球员踹翻,揪住脖领子,一记响亮的大耳光,这名球员的左脸顿时留下一个血红的大手印!打得该球员晕头转向,说话都带哭腔,此后,他再没犯过类似的战术纪律错误。
岳金库生气就“砸一下”
辽宁女排功勋教练、排坛名帅岳金库训练严格,他认为,成绩是练出来,想避免受伤,就要强化训练,一身娇贵的运动员难成栋梁之才。
按理说,执教如此严格的教练难免不体罚运动员,但岳金库带过的弟子回忆说:“岳导不打人,你训练不到位,他最多拿排球‘砸’你一下而已,作为警告。 ”
岳金库不打人,不代表排坛所有的教练员都能以礼相待麾下队员。 1999年,记者到丹东采访国内男排锦标赛,记得那天丹东赤日炎炎,走在路上几分钟竟大汗淋漓,柏油路都晒化了。锦标赛期间福建男排战绩不佳,连战连败,尤其对江苏男排那场比赛打得一塌糊涂,主教练怒火中烧。比赛结束后,该教练将队员拉到场馆外的毒太阳下暴晒,边晒边骂,骂还不解气,他突然断喝道:“都给我原地打滚救球! ”
于是,惨烈的一幕出现了!十几名福建男排运动员趴在连摸一下都烫手的柏油路上连续翻滚做扑球动作,浑身上下沾满尘土、小碎石,没几分钟,就有队员的皮肤被扎破了,烫出包来,惨不忍睹……
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陈忠和在漳州训练基地带张越红那批队员时,经常加练。本来训练一天,大家已经精疲力竭了,但陈忠和却勃然大怒:“你们就这么练吗?今天的训练全部作废,重新练!你们不要怪我,如果我纵容你们,我的位置保不住,将来你们拿不了冠军,同样会骂我的! ”
打骂天经地义
体罚青少年在中外都由来已久,早期的相关记录可追溯到古希腊时长和中国的先秦时期。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不打不成材”、“玉不琢,不成器”,“棒下出孝子”的管教方式,被认为是有效且必需的青少年教育方法。
在中国古代的学塾教育中,打骂作为一种盛行的管教手段,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常见的体罚形式有用手脚殴打、罚站、顶砖、罚跪、饿饭、罚劳动或身体运动、掌掴或令儿童自掴,常用的体罚工具有教鞭、戒尺、木板、棍子、枝条等。
科学揭示体罚影响脑发育
不使用暴力,不致人伤残,也就是“随手给他(她)那么两下“,这种所谓的“适当”体罚就能让青少年安然无恙了吗?日本和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答案是否定的。就算是打手心、打屁股这样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脑发育。
2008年10月28日《朝日新闻》报道,根据日本熊本大学研究所医学药学研究部副教授友田明美与美国哈佛大学同行共同的研究成果,在幼年时期长期遭受体罚者,较之未受体罚者,部分脑前叶体的最大萎缩约为19%。共有23名4~15岁的美国男女孩被列为研究对象,他们每年12次以上、连续三年被打手掌、打屁股。根据核磁共振断层摄影装置解析的脑断面结果显示,这批受过体罚的孩子相比未受体罚的同龄人,在与感情、意志表现相关的前头前野内侧部平均萎缩19.1%,在与集中力、注意力相关的前带状回平均萎缩16.9%,在与认知机能相关的前头前野外侧部平均萎缩14.5%。
(根据记者张松稿件改编)
体罚现象是是还是非?是肯定还是否定?这一话题已远远超越体育领域,在中小学教育管理领域中也严重存在,因体罚而产生的矛盾纠纷在各地经常发生。体罚属于公民人身权利的保障范畴,已上升到法律层面,绝非儿戏。那么,究竟如何评价体罚现象?是支持还是反对?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