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位:安德里亚·巴尼亚尼(2006年状元)
2006年,意大利的安德里亚·巴尼亚尼以状元的身份登陆NBA,成为NBA历史上首位欧洲状元。他拥有10个赛季的NBA生涯,场均14.3分的得分看似不错,但作为一个内线球员,仅有4.6个篮板和0.9次盖帽的贡献,显得捉襟见肘。尽管有人认为,如果巴尼亚尼身处如今的小球时代,或许能有更好的发展,但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却成为了联盟中“软蛋”内线的代表人物,未能达到人们对一位欧洲状元的期望。
第八位:埃尔文·约翰逊(1992年状元)
“魔术师”约翰逊的选秀在1979年,与“水货”状元榜单中的其他名字稍有不同。这里我们提及一位在1989年选秀中的状元——佩维斯·埃里森。他的职业生涯饱受伤病困扰,11个赛季仅仅出战了474场比赛。场均9.5分、6.7个篮板的数据,也只是中规中矩。唯一的亮点或许是在职业生涯的第三年,他荣获了“进步最快球员”的奖项。然而,在他身后,肖恩·坎普和迪瓦茨等球员的闪耀,让埃里森的状元光芒黯淡了不少。
第七位:肯特·本森(1977年状元)
1977年的状元秀肯特·本森,在NBA征战了11个赛季,但始终未能成为一支球队的核心力量,更遑论当家球星。他的场均数据定格在9.1分和5.7个篮板,平庸的表现与状元的身份相去甚远。在他之后被选中的伯纳德·金,却成为了名人堂级别的巨星,两人的落差,也让本森成为了“水货”状元名单中的一员。
第六位:夸梅·布朗(2001年状元)
2001年,迈克尔·乔丹亲自点名选中的状元郎夸梅·布朗,一度被寄予厚望。他拥有出色的身体素质,然而,他的NBA生涯总共只打了12个赛季,场均6.6分、5.5个篮板的数据,与状元的身份相去甚远。在他身后,保罗·加索尔、迈克尔·皮尔斯和吉尔伯特·阿里纳斯等球员,都打出了名堂,让布朗的“水货”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第五位:迈克尔·奥洛沃坎迪(1998年状元)
1998年的状元秀迈克尔·奥洛沃坎迪,曾被寄望成为下一个哈基姆·奥拉朱旺。然而,他的NBA生涯只打了9个赛季,从未入选过全明星,场均8.3分、6.8个篮板的数据,也未能达到人们的预期。在他身后,德克·诺维茨基、保罗·皮尔斯和文斯·卡特等日后响当当的名字,让奥洛沃坎迪的“水货”标签更加醒目。
第四位:吉姆·巴恩斯(1964年状元)
1964年的状元吉姆·巴恩斯,在NBA仅效力了7个赛季,场均贡献8.8分、6.5个篮板。与他同届的威利斯·里德,却成为了尼克斯队史上的传奇人物。巴恩斯的职业生涯,与里德的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他跻身“水货”状元的行列。
第三位:拉尔夫·巴顿(1972年状元)
1972年的状元拉尔夫·巴顿,被认为是21世纪前最令人失望的状元之一。他的NBA生涯仅仅持续了4个赛季,场均数据为5.3分、4.6个篮板。在他身后,鲍勃·麦卡杜和朱利叶斯·欧文等名人堂巨星的光芒,让巴顿的黯淡显得尤为突出。
第二位:格雷格·奥登(2007年状元)
2007年的状元格雷格·奥登,在选秀前被誉为下一个大卫·罗宾逊,被认为是未来联盟的统治者。然而,无情的伤病成为了他职业生涯最大的绊脚石。他总共只打了3个赛季,105场比赛,场均8.0分、6.2个篮板的数据,未能展现出他本应有的天赋。而与他同届的榜眼凯文·杜兰特,则成为了得分机器,MVP级别的巨星,奥登的“伤仲永”式悲剧,令人无比惋惜。
第一位:安东尼·本内特(2013年状元)
2013年的状元安东尼·本内特,无疑是NBA历史上最令人失望的状元秀。他的NBA生涯仅仅持续了4个赛季,总共出战151场比赛,其中只有4场以首发身份登场。场均4.4分、3.1个篮板的数据,更是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本内特还成为了NBA历史上第一位被下放到发展联盟的状元秀。论“水货”状元的头衔,安东尼·本内特当仁不让,成为了这个令人尴尬的榜单的“状元”。
这些“水货”状元的故事,也提醒着人们,在NBA的舞台上,天赋固然重要,但伤病、心态、适应能力以及一点点的运气,都可能影响一个球员的职业生涯轨迹。他们的经历,既是他们个人的遗憾,也是NBA历史中值得反思的一页。"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